×
科室简介

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成立于1997年,目前主要承担全院危重症病人的抢救,以及各地州、县级转诊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工作,救治患者范围辐射整个滇西乃至川藏,建科至今承担多次滇西突发意外及灾难性事件的抢救工作,科室医务人员参加援鄂、援沪医疗队,获得了省卫生厅及医院的好评。

重症医学科目前分为综合ICU及急诊ICU。目前由17名医师及59名护理人员组成,其中主任医师1名,副主任医师3名,主治医师10名,住院医师3名,其中硕士研究生5名。副主任护师2名,主管护师6名,护师36名,护士14名,我院既是临床医院,也是教学医院,我科在承担诊疗患者同时,也承担相应规培生、研究生、实习生的教学、科研任务。

科室现位于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号住院大楼2层及3层,占地面积1908.56平方米,科室目前配有:有创呼吸机38台、无创呼吸机3台、高流量吸氧机1台、转运呼吸机5台、MRI呼吸机1台、多功能病床40张、床旁CRRT 机7台(其中5台可行枸橼酸钠抗凝)、纤维支气管镜2台、床旁彩超1台、ECMO 1台,无创心排量监测仪1台,多功能血气分析仪3台、可视喉镜3台、亚低温治疗仪4台、多功能监护仪36台、微量注射泵144台、机械辅助排痰仪及洗胃机等设备。

目前中心ICU开放床位数20张,急诊ICU开放床位数10张。年度收治危重症患者人数1000余人次,其中APPACHE II评分≥18分的患者达80%。目前收治范围包括:重症胰腺炎、心肺复苏术后、脓毒性休克、重症肺炎、产科重症、严重创伤、多发伤、休克、各类中毒、毒虫咬伤、多器官功能衰竭、卒中、儿科危重症及各类外科术后患者。同时,重症医学科与急诊科、外科、内科、产科、麻醉科、介入影像科、内镜室等形成了完整的抢救体系,并与创伤中心、卒中中心、胸痛中心及孕产妇中心密切配合,使危重症患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有效的抢救,显著提高了抢救成功率。现科室已成熟开展连续性血液净化(肝素钠抗凝或枸橼酸抗凝)、血液灌流、组合式血液净化技术、人工肝、无创心排量监测、气管插管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、中心静脉穿刺置管、空肠管置管肠内营养支持、有创动脉压监测、床旁超声辅助血流动力学监测、重症胰腺炎腹腔穿刺引流术等技术,拟开展ECMO技术。

科室曾派出医务人员前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、上海瑞金医院、邵逸夫医院、四川华西医院、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、广西省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进修学习。通过进修及学习,我科的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进一步提高,提高了抢救、救治成功率,得到了医院领导、相关合作科室及家属的一致好评。

科室积极配合医院派出医务人员参加抗震救灾、疫情防控等工作。曾先后派出医护人员参加德宏州特大交通事故救援、漾濞抗震救灾、怒江州新冠疫情防控工作。2020年派出2医3护参加援鄂医疗队,2022年派出1医1护参加援沪医疗队,医护人员表现突出,获得云南省政府嘉奖、云南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。

在科室发展壮大的同时,积极开展继续教育,曾举办《2012年滇西机械通气学习班》;《2013年滇西机械通气学习班》;《2013年-2014年两期重症感染培训班》;2015年9月省级继续教育《床旁组合式血液净化专题讲座》;2018年11月省级继续教育《床旁组合式血液净化专题讲座》;参与省重症学会及相关学会做过相应的学术讲座。积极帮扶周边地区ICU的建设,先后帮助云龙县医院ICU、怒江州医院ICU、弥渡县医院ICU、兰坪县医院ICU的建立和发展。接受滇西片区相关专业医护人员进修学习,提高了进修人员对CRRT及相关诊疗技术的认知,推动了CRRT和相关诊疗技术在滇西重症医学科中应用。

科室将不断加强医、教、研的一体化发展,努力打造滇西危重症救治中心及人才培养中心。科室所有医务人员将秉承一切为病人服务的原则,着力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及康复率,尽量缩短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,竭尽所能地为病人服务。


预约服务
门诊指南
特色专病门诊
门诊医讯
住院指南
健康体检